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智慧调度运营系统建设(项目名称)招标公告 | |||||||||||||||||||||||||||||||||||||
1.招标条件 | |||||||||||||||||||||||||||||||||||||
本招标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智慧调度运营系统建设******有限公司,招标项目资金来自财政资金,自筹,国有资金******银行贷款)25%。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智慧调度运营系统建设(项目名称)采购进行公开招标。 | |||||||||||||||||||||||||||||||||||||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 |||||||||||||||||||||||||||||||||||||
2.1项目概况 平陆运河始于西江干流西津库区南宁横州市平塘江口,跨沙坪河与钦江支流旧州江分水岭,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干流南下进入北部湾钦州港海域,平陆运河总体线路长134.2公里,其中沙坪河段20.7公里、分水岭段29.3公里、钦江干流段48.5公里,航道主尺度为6.3米×80米×360米(水深×宽度×最小弯曲半径)(下同);钦州城区段航道长度21.4公里,航道主尺度为6.3米×90米×450米;入海口近海段航道长度14.3公里,航道主尺度为6.5米×130米×540米。 建设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钦州市。 本项目划分为1个合同段:№ZHYH08标段。 招标范围: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平陆运河智慧调度运营系统建设,主要包括过闸调度管理子系统、船闸远程控制集中子系统、航运服务管理子系统的需求调研、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调试、运行维护等,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 技术服务要求”。 2.3服务期:510日历天。 2.4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等要求,达到并满足招标人对项目的使用功能、规模、等级和运行的要求。 |
|||||||||||||||||||||||||||||||||||||
3.投标人资格要求 | |||||||||||||||||||||||||||||||||||||
3.1资质要求:投标人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 3.3业绩要求:投标人自2020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时间,至少成功完成过1个船闸(航道)调度运营系统项目的业绩。 注:业绩“成功完成”指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时间交工验收或竣工验收的项目,业绩须提供合同协议书、交工验收证书或竣工验收证书(或质量鉴定证书)或初步验收报告或业主开具的业绩证明等验收证明材料。 3.5.1项目负责人(1人):具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或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交通信息工程或电子信息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自2020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时间,至少担任过1个船闸(航道)调度运营系统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 3.5.2技术负责人(1人):具有系统架构设计师或系统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或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交通信息工程或电子信息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自2020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时间,至少担任过1个船闸(航道)调度运营系统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或项目总工。 注: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应提供能体现其个人任职的中标通知书或合同或交工验收证书或竣工验收证书(竣工验收证明)或工程质量鉴定书或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或提供项目业主单位出具的个人业绩证明文件 (项目业主单位出具的个人业绩证明文件须是加盖业主单位公章原件的彩色扫描打印件)。 3.5.3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人员,至投标截止日的前一个月在本单位社保连续缴纳不低于6个月(其社会保险参保单位为投标人),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投标人须承诺中标后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不得同时在其它在建项目中任职。 3.6其他要求: 3.6.1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 3.6.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违反前述规定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3.7本次招标接受联合体投标,联合体所有成员数量不得超过2家。由联合体牵头人负责办理投标事宜,联合体分工必须在联合体协议中明确。联合体其他事项应符合本项目招标公告第3.1款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联合体各方在同一招标标段中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或参加其他联合体投标的,相关投标均无效。投标截止后,联合体的组成与结构不得变动。 |
|||||||||||||||||||||||||||||||||||||
4.招标文件的获取 | |||||||||||||||||||||||||||||||||||||
4.1 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5年07月09日至2025年07月30日(北京时间,下同), 由潜在投标人使用账号及密码或企业CA锁登录广西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免费下载招标文件(含项目的图纸、技术资料等),逾期不能办理招标文件等资料下载。 | |||||||||||||||||||||||||||||||||||||
4.2 招标文件免费下载。技术资料押金0.0元,在退还技术资料时退还(不计利息)。 | |||||||||||||||||||||||||||||||||||||
5.投标文件的递交及电子化开标说明 | |||||||||||||||||||||||||||||||||||||
5.1本项目采用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评标。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25年07月30日 11时00分,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按招标公告第5.2款递交投标文件。 5.2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互联网使用CA 数字证书登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上传,并保存上传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签收凭证,递交时间即为电子签收凭证时间。逾期未完成上传或未按规定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招标人将拒收。 5.3未取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字证书(CA)的潜在投标人,应先办理交易主体注册手续,取得数字证书(CA),具体登记方法请登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字证书(CA)交叉互认平台(******/gxggzy/CAhrpt/CAlogin.html)。 5.4投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可以到本项目招标文件规定的开标地点,也可以登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网上开标子系统(不见面),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用CA数字证书进行解密。因投标人原因造成投标文件在规定时间内未解密的,视为投标人撤销其投标文件。 其他:/ 5.5如使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网上开标子系统,投标截止公布投标人名单后,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点击进入投标文件解密环节,解密时间为60分钟。在解密时间结束前投标人须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网上开标子系统(******:8072/BidOpening)使用个人CA数字证书签到,并使用加密投标文件的CA数字证书解密投标文件。 5.6广西壮族自治区网上开标子系统(不见面)登录方式:各投标人使用IE浏览器(IE11版本)打开登录页面(登录地址:******:8072/BidOpening),使用CA锁或“桂交易移动CA”登录。如首次登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网上开标子系统,请根据登录页面的帮助手册设置浏览器及安装网上开标直播插件。使用“桂交易移动CA”投标的操作流程,详见“桂交易移动CA”APP下载。 5.7以“桂交易移动CA”制作的投标文件,只能用生成投标文件时加密投标文件的“桂交易移动CA”证书解密,以CA锁制作的投标文件,只能用生成投标文件时加密投标文件CA证书解密。 5.8 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的人员,需按中心官方网站最新发布的疫情防控要求进场。 |
|||||||||||||||||||||||||||||||||||||
6.异议与投诉 | |||||||||||||||||||||||||||||||||||||
下载招标文件后,投标人若对本项目招标文件或招标过程有异议或投诉的,请以单位实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材料以书面形式提出。 | |||||||||||||||||||||||||||||||||||||
7.发布公告的媒介 | |||||||||||||||||||||||||||||||||||||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9000/)、《广西************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网》(******/)上发布。 | |||||||||||||||||||||||||||||||||||||
8.联系方式 | |||||||||||||||||||||||||||||||||||||
|
|||||||||||||||||||||||||||||||||||||
9. 交易服务单位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
10. 监督部门及联系电话 | |||||||||||||||||||||||||||||||||||||
************有限公司,监督电话:0771-******。 | |||||||||||||||||||||||||||||||||||||
2025年07月09日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